6月5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联合承办的“此生惟愿济众生——走在求索奉献路上的韩济生院士”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宣讲活动以在线直播方式举办。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科学家精神北京宣讲团成员张嵘宣讲了中国著名生理学家、疼痛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先生的事迹。94岁高龄的韩济生院士全程在线,并回答了观众提问,寄语广大青少年学生。活动由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荐主持。
来自北京市的中小学生、教师及家长代表共计15000余人观看了宣讲活动。
张嵘副教授用生动的故事和详实的图片资料,回顾了韩济生院士“求索奉献、厚德济生”的个人成长和科学研究历程。
出生在萧山湘湖之畔的韩济生从小家境尚可,与很多人一样,曾经有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天性顽皮淘气。侵华战争爆发,国耻家恨改变了这个天真儿童的心性,让他将个人发展同民族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高中毕业,韩济生违反众亲意愿,执意选择学医之路,开启了“起死回生”“普济众生”的毕生追求。
工作之后,韩济生表现积极,研精覃思,带领同事、学生历经50多年潜心研究,对周恩来总理指示过的“针刺麻醉”原理研究作出了神经科学阐释,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使周恩来总理的心愿有了初步答卷,也奠定了我国相关学科的坚实发展基础。应用针刺镇痛基本原理发明“韩氏神经穴位刺激仪”,来解决临床医学问题,尤其是西医无法解决的各种难题,加速了临床科研研究历程。自1979年开始,韩济生先后走访27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或者担任主持人,为中国学术争得了国际话语权。作为中国正式批准以大陆杰出人士身份访问台湾的第一人,积极促进了海峡两岸交流合作。2022年,94岁依然“自讨苦吃”,亲自参与编写中国大型教科书《神经科学》第四版书稿撰写工作。
“得天下英才而施教,是人生一乐”,韩济生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视学生为己出,“我有时候就想除了爱情以外所有美好的感情都给了他们了”,他曾这样说。韩济生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学术上的严谨,有时较真到近于苛刻。韩济生身体力行,以对科学求索、奉献的精神及人格魅力感召并激励着学生做事、做人、做学问,他反复告诫学生,做实验一定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一时做不出理想结果可以慢慢找原因,但绝不能为赶文章而搞假结果。他总是用严格的逻辑思维和精细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敢于提出新的科学设想,但在具体工作安排中,要集中精力突破一点,“用伤其十指的精力去断其一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韩济生至今已培养博士88名,出站博士后18名,进修生108名,为中国医学事业,特别是疼痛医学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韩济生还非常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和生活,自费购买软件提高工作效率,设立奖学金或捐建图书室,为振兴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韩济生院士的事迹深深感动和影响着观看直播的同学们,在评论区向科学家致敬,励志努力学习的同时,也向韩院士提出了“为什么选择针刺作为研究方向?”“是什么动力让您坚持了下来?”“您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等问题。韩院士对孩子们的问题作出了回答,言辞中始终饱含着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深切期望。
最后,韩院士用“德”“才”“勤”三个字,鼓励孩子们要具备忠诚为民的品德,学习创新的才干和担当奋进的勇气,早日担当国家重任,成为祖国发展的栋梁之材!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精神,让青少年学生走近科学家,崇拜“真英雄”,进一步提升科学素养、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助力中小学做好“科技德育”。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本次为系列宣讲的首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