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云课堂第4场|在奥森感受湿地,聆听自然

信息来源:北京林学会      发布时间: 2020-05-18

  森林云课堂已经连续带大家体验了好几个北京自然好去处,本周带领大家去了一个呼声超高、值得经常去体验的地方,那就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奥森呀,我经常去!”“奥森有很多树,还有漂亮的河湖。”“奥森是我们单位每年搞团建的地方。”

  很多人过奥森,尤其是家住北四环的朋友可能去的次数更多,把这里当做晨练、夜跑、遛弯、打卡的地方。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奥森。奥森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第二印象可能是野;给了我们北京人提供了在城市中感受自然的绝佳场所。

  5月10日上午,在这个特殊的周末里,由北京林学会、北京市林业碳汇办公室、科普游子共同举办的“森林云课堂”第四场,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开讲了。本次森林云课堂共有4676人持续在线观看,累计5.6万人次参与了观看直播,一起来看一看城市里的湿地和湿地里的精灵们。

  本次活动继续延续互联网直播的形式,用镜头为大家展示春夏之交的自然万物,认识湿地,了解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昆虫和鸟类,带大家换个角度看奥森。

  上午10点,科普云游活动开始于奥森南园奥海的西侧,这里也可以看到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五颗钉”即北京奥林匹克塔。当然,这里也是一个非常适合观察苍鹭的地方。老师们,沿着水系,一路走一路讲解。奥森公园里的水是从哪来的?水为什么能保持着比较高的清洁度?什么是湿地,湿地生态系统和其他的环境中的动植物有什么区别?在三位老师的讲解下,一一展开,逐渐呈现出来。

  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中,公众可以了解到水中的植物是会分层的:有挺出水面的挺水植物,比如说芦苇、香蒲、水葱、黄菖蒲、莲等等;有浮在水面上的,如荇菜、睡莲、水鳖等;还有沉入水中的,比如狸藻、金鱼藻等。

  与湿地植物的分层相适应的,湿地中的小动物也有不同的分层。我们夏日常见的各种蜻蜓,它们小时候居然都生活在水里。水面上还有“表演轻功”的水黾,它们还会捕食其他的小虫子。

  在芦苇荡、在柳树梢、在水面,直播间不时能听到“呱呱叽…呱呱叽…呱呱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各种鸟叫声,在我们还没有看清楚鸟儿身影的时候,猫头鹰老师可以准确为我们介绍这些鸟类的知识,我们什么时间段可以听到它们在这里歌唱等。随着猫头鹰老师的介绍,东方大苇莺、小䴙䴘等。还有苍鹭、绿头鸭、白骨顶、红骨顶、乌鸫、珠颈斑鸠、红嘴蓝鹊等等,奥森公园这片湿地吸引了大量鸟类在这里安家,是城市中难得的鸟类天堂。

  在大家常来的奥森,她不仅是大家家门口的一个湿地公园,园区内横跨南北园的生态廊道中国第一座城市内跨高速公路的人工模拟自然通道,将森林公园系统从岛屿式逐步过渡到网络式,为孤立的物种提供传播路径,有效的保障了公园内部生物物种的传播与迁徙,有利于城市的生态安全。

  同时,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可沉淀、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奥森公园内4.7公顷的人造湿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每天可以处理清河污水厂的再生水2600立方米,处理主湖内的循环水20000立方米,是国内第一个全面采用中水作为水系和主要景观用水补水水源的大型城市公园。

社团风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