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12-31
提出地球大数据开展“一带一路”研究的科学范式、《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列入中国政府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正式文件、在“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开展资源数据收集和方法应用……
由中国科学家倡议发起的“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与此同时,DBAR也因成果显著而吸引越来越多国家、国际组织及国际计划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朋友圈”不断扩大。
17日在深圳开幕的第四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上,亚美尼亚不动产管理委员会与会议主办方DBAR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加入DBAR科学计划,亚美尼亚也成为DBAR“朋友圈”一名新成员。
开幕式上,亚美尼亚不动产管理委员会与DBAR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加入DBAR科学计划
DBAR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表示,DBAR正式启动3年来,已从最初的22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计划参与,发展为拥有57个成员参与的大型国际研究计划,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感兴趣,不少发达国家也有兴趣,本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就吸引俄罗斯、美国、意大利、芬兰等国代表参会,DBAR覆盖区域也从亚洲、非洲向欧洲、美洲扩展。
他在会间接受采访说,大约一年前,亚美尼亚主动联系DBAR申请加入,其希望利用中方倡议建设的“一带一路”地球大数据平台,加强在“一带一路”地球大数据领域的合作,通过数据共享提升亚美尼亚国土管理和环境监控水平。签约接纳亚美尼亚后,DBAR将基于“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平台,为该国农业土地利用、农作物监测、城市发展等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继今年9月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向津巴布韦农业部长赠送10米分辨率耕地数据成果,并在非洲地区产生广泛影响之后,当天开幕式上,中科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又向莫桑比克农业与食品安全部赠送莫桑比克10米分辨率耕地制图数据,将为莫桑比克粮食安全提供更好保障。
开幕式上,中科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向莫桑比克农业与食品安全部赠送莫桑比克10米分辨率耕地制图数据
DBAR今年在“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开展农用地、草地、水资源、矿产等资源数据收集和方法应用,提出众源采集、特征增强、机器学习结合的耕地、作物类型智能识别方法,完成非洲10米分辨率耕地数据,并向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进行成果移交。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一带一路”生态变化核心区湖体溃决对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成果论文也获《科学》杂志发表。
2018年2月,郭华东在《自然》杂志发表“构建数字丝路”评论文章,呼吁全球科学家充分利用地球大数据共建“数字丝路”,服务“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就“一带一路”议题刊发中国科学家文章,反映国际科技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可。
郭华东介绍,DBAR三年来的亮点成果还包括:一是通过地球大数据支撑“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估路线图。2019年9月,中科院组织编写的《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被列为中国政府参加第74届联合国大会的4个正式文件之一和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的两个文件之一。“一带一路”环境成果纳入《第六次联合国全球环境展望报告》,“一带一路”减灾成果纳入《联合国2019年减少灾害风险全球评估报告》。
二是提出地球大数据开展“一带一路”研究的科学范式,包括“一带一路”资源环境评估方法体系、“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系统2.0、“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估支撑模式,其中,“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系统2.0可提供包括10.3万余景影像数据的在线共享能力。
他透露,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重大项目“科技创新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战略研究”,将于本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期间启动,中外专家学者将携手全面推进DBAR实施,打造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科学计划。
此外,基于对地观测数据监测不断变化的世界,DBAR将从全球、区域、国家、地方4个尺度展开工作,在全球约1800个30万人口以上城市中,率先对“一带一路”沿线约1500个人口超30万城市实施地球大数据监测共享,以科技创新助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为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