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资讯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北京市科协关于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04-24

京科协发〔2022〕27号

市学会、基金会,各区科协、基层组织: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部署,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网络体系和跨界联合优势,团结科技工作者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北京市科协制定了《北京市科协关于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北京市科协关于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部署,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网络体系和跨界联合优势,团结科技工作者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根据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科协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科技创新工作、群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统领,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指针,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科技与科普、科技与人才融合发展为重点,积极做好思想引领、组织赋能、平台搭建、联动辐射等工作,把科协组织、人才、平台全面融入到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中,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充分集聚到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

(二)工作原则

着眼大局,以人为本。站位首都发展,聚焦创新引领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力量的作用。立足“四服务”职责,将科协组织融入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当中,落实“科创中国”重点任务,团结科技工作者投身现代化建设。

开放协同,务求实效。加强与市相关委办局、各类组织协同联动,与中央在京单位、高校、央企对接服务,面向新阶层、新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持续扩大服务创新的朋友圈、资源圈。坚持全球视野,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坚持深入基层,需求导向,精准有效开展服务。

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发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作用,在资源汇聚、需求对接、成果转化、创新带动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服务科技创新的典型经验。聚焦各区发展重点,按照“一区一策”推进试点,提高服务科技创新的深度和质量。

组织支撑,机制推动。坚持做优科技社团、做好高校科协和科研院所科协、做精园区科协、做实企业科协,做大科协联络圈,以坚强的组织力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前瞻性谋划、系统性设计、整体性推进,以科学合理的机制盘活系统资源、形成集聚放大效应。

二、坚持党的领导,凝聚科技工作者力量投身科技自立自强

1.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北京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在党领导下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心任务,引导科技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勇当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落实党中央赋予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任务,聚焦“五子”联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鼓励科技工作者抢抓先机、勇担使命,推动北京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当先锋、作表率。

2.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体系,广泛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展示活动,强化价值引领,弘扬家国情怀、担当作风、奉献精神。发挥市科协党校、在京科技场馆体系作用,开展科学家精神研究,开发弘扬科学家精神公共产品,推动各级科协、学会、学校、企业、社会组织成为科学家精神的研究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持续开展科技人物宣传,“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促进全社会关注和参与,使科学家精神、科学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作风建设。在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持续性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推动全国科学道德宣讲教育工作在北京落地。鼓励学会发挥自律自净功能,制定完善本领域科研诚信、科研活动行为规范、自律公约、职业道德准则,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支持开展交互式、开放式学术活动,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交流碰撞。倡导通过学术交流强化同行评议,营造良好学术环境,促进作风学风转变。引导科技工作者主动走近大中小学生,言传身教,激励青少年投身科学实践。

4.提升参与科技伦理治理能力。加强对科技创新中伦理问题的研究,支持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伦理理论探索,参与国际科技伦理重大议题研讨和规则制定。鼓励学会、协会、研究会等搭建科技伦理宣传交流平台,传播科技伦理知识,引导科技工作者增强科技伦理意识,自觉坚守科技伦理底线,共同推动科技向善。

三、坚持优化学术交流环境,助力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

5.服务原创性科技攻关。加大基础学科学会支持力度,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面向前沿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推动成立集成电路、碳中和、医药健康、智慧农业、新材料等新型学会。强化与全国学会、中央在京科研院所、海外学术组织的对接,提升学会策源科技创新、凝聚高端人才、培育学科发展等方面能力。借助中国科协资源平台,参与科研论文和科学数据汇聚共享,联动国家一流学术期刊,推进学会期刊建设。建立健全学术交流规范化标准和组织运行制度机制,促进学术研究提质升级。

6.强化高端学术引领能力。主动融入中关村论坛、服贸会,紧跟科学前沿和新技术发展,推动学会开展高端化、国际化学术交流,为我国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提供良好学术土壤。关注数字经济、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等前沿领域,做精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打造首都学术品牌。遴选人工智能、新材料、智慧城市等领域高质量学术成果,举办首都前沿学术成果报告会,促进学术成果凝炼提升,推动应用转化。瞄准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品牌学术会议,精心打造首都十佳学术会议品牌。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联系,吸引知名国际学术会议,优质科技、科普、人才资源落地北京,提升北京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

7.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依托科技社团、产业技术联盟、科技服务机构广泛搭建各类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及科技发达国家、地区的科技研发机构、科技组织、顶尖大学、企业开展务实合作。对接中国科协,积极参与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等国际综合会议,全方位服务国际科技组织发起成立,推动国际组织在京设立总部或代表机构。支持知名专家、青年学者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吸引外籍科技人才加入学会。建设生物医药人才项目离岸基地,举办首都海智“创新链接”,推动海外智力和科技机构在京创新创业,支持优秀科技企业参与国际创新合作,推动创新要素双向流动。

8.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积极参与创新治理,联合国内外科技组织,加强对前沿科学问题、重要技术难题的分析研究,为全市创新布局、集智攻关提供决策参考。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决策咨询服务体系。加强战略研究,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治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咨询报告。针对创新制度建设,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开放创新生态构建、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激发等方面政策咨询,形成政策建议。关注北京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政策、规划、项目等,做好评估评价。及时准确开展公共话语转化,汇聚科技界新思想、新观点,开展论策论道,及时向公众发布和阐释,凝聚共识,服务决策。

四、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助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9.服务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与全国学会密切合作,探索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社会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推动建立科技成果分类多元评价体系。支持社会服务机构在评价指标中发挥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客观指标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科技评价机制。有序推进试点,鼓励市学会开展科技评估、技术标准研制、职业资格认定等各类科技评价工作。建强用好市科协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中关村科创高新技术转移促进会等第三方组织,对接产业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0.瞄准高精尖产业发展优化服务布局。加强对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路线图研究,推动科技界、产业界联合攻关。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前沿领域,加强对央企、科技领军企业、高校的联系服务,提升创新链。在医用机器人、软件等领域,推动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合体。强化对新技术产业的集成服务,汇聚专家智力资源,融通科协组织力量,有序推进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动态开展需求诊断,常态化对接落地服务。

11.紧盯创新主体完善企业创新服务机制。规范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功能,搭建平台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聚焦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开展中小企业优秀技术成果转化培育,促进与科研机构资源对接,强化创新方法和创新人才培训,全面服务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围绕科技领军企业建设、国有企业发展,推动高校院所、学会与企业开展学科共建、人才共育、项目合作,开发建设典型应用场景,合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千人进千企”行动,探索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训及职业标准研制,推动更多企业加入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科技创新活动中。

12.围绕重点区域创新强化资源链接。推动“科创中国”中关村软件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提质增效,按照园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强化专家服务团资源,促进特色服务精准匹配,争取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培育“科创中国”北京样板,按照“一区一策”,推动在怀柔、通州、石景山、平谷等具有积极性和带动力的区域建设市级科技创新基地,搭建市科协、全国学会、高校院所与区域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紧抓生命科学、先进能源发展机遇,助力昌平“两谷一园”建设。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布局创新服务,搭建三地科协互动联通平台,推动在组织建设、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等方面密切合作。加强与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协组织联系,共同为打造我国科技创新策源地作出科协贡献。

13.推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建设农业科技创新高地,联合平谷打造农业中关村,推动科技要素资源向平谷聚集。积极推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乡村振兴创新联合体建设,联动科技小院,形成科技专家和京郊农场、园区、农民合作社长效合作机制。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引导专业技术人才下沉田间地头开展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着力培养农业科技和创业创新带头人,积极建设乡村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围绕乡村产业、智慧农业、产业融合以及文化和生态振兴等开展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精准施策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五、坚持培育创新文化,助力率先构建科学素质建设高地

14.协同推进《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坚持把首善标准融入科学素质建设全过程,持续推进理念和实践创新,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社会基础。强化组织保障,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面协同的体系优势,科学统筹,有序实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实现北京公民科学素质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推动修订《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营造科学素质建设的有利政策环境。加强以先进理论指导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实践,深入开展科学思想方法与科普理念形式研究。加强国内外、央地、区域之间高层次、全方位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和经验互鉴,构建高水准、国际化的科学素质建设体系。

15.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建立并不断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组织实施专项行动,推动形成“产业+科普”协同发展的北京模式。加强数字技术与新媒体的集成运用,大力建设数字科普资源,促进网络科普平台创新升级,全面提升数字科普能力。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科学传播能力培训,努力构建首都科学传播矩阵。强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科普专门人才。提升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科技馆体系。

16.促进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均衡提升。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和重点人群之间的科学素质差异。联合市教委开展科普资源助推“双减”,有效增加学校科普资源供给,深化馆校合作,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资源均衡分布。以提升老年人数字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实施“银龄e享”科技惠老科普行动,推进老年科技大学建设,关注“一小一老”提升市民整体科学素质。开展首都科普基层行,加大科普信息服务的定制化推送力度,整合优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推动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为主阵地,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促进各区科普服务能力均衡提升。

17.强化创新文化发展。以北京科技馆之城建设为牵引,推动科普场馆资源走出场馆服务社会,促进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宣传等要素充分融合,营造一流创新文化生态。把科技发展与美好生活紧密结合,大力宣传展示生态科技、智慧科技等领域成果,推动科技创新与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打造“首都科普”品牌,丰富线上线下各类科普形式,促进科普多元发展。支持科普原创作品开发,提升北京科普创作水平。落实促进北京市科幻产业发展相关任务,深度参与中国科幻大会,推动科幻产业人才集聚。发挥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等平台作用,深化科学传播领域国际合作。

六、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助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18.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落实中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科协“4+4”人才工作体系,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引领、凝聚、培养和激励。分层分类做好服务,搭建高端交流合作平台,团结一批战略科学家服务首都发展。举办高层次专家研讨、理事长沙龙等,带动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提供支持。搭建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合作平台,扩大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领域和规模,支持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实施卓越工程师成长计划,统筹推进“金桥工程”、大学生创新成果推介、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创新工作室、工程师职业再生计划以及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等工作,构建工程师职业生涯全周期服务体系。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参与技术推介、揭榜挂帅等各项活动,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19.强化特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向青少年后备人才、老年科技人才、科学传播人才、海外科技人才,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养机制,加强跟踪评价,提升服务效能。实施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将赛事激励与常态化培养培育紧密结合,增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深入开展老年科技人才发光发热行动,支持老年科技人才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广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以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为主要抓手,发现、凝聚、成就、用好科学传播人才,加快推进科学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海外智力为首都建设服务计划,依托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和首都海智工作基地,吸引凝聚一流国际化人才,探索服务海外科技人才工作新模式。

20.完善科技人才激励体系。发挥表彰的激励引导作用和学术平台的引才聚才作用,做好中国青年科技奖、北京学者等全国及北京市重点奖项的举荐工作。推动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主动对接国家级人才奖项,联动市级奖励,拓宽科技人才参评各类奖项的渠道和范围。聚焦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探索与全国学会联合开展奖项和人才托举扩面试点工作。推动调整市科协保留奖项,提升奖励的代表性。支持科技社团依法开展科技人才表彰活动,扩大人才举荐的范围和影响力。支持面向海外科技人才设立奖项,推动落实奖励政策。

21.推动建立有利于人才创新创造的保障机制。深入了解科技工作者状况,针对海内外科技人才在成长成才、创新创业、自由流动、权益保障等方面需求,及时反映、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等开展研究,强化咨询建议,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创造条件。加大对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团队来京工作。

七、夯实工作基础,保障科技创新服务

22.加强组织建设。坚持“五做”要求,以提升组织凝聚力、增强学术影响力、强化自主发展能力为重点,开展首都特色一流学会创建。推进学会规范化管理服务,加强学会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民营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服务类企业等成立科协组织,广泛吸纳企业界力量,服务创新企业集群式发展。针对各类企业密集的科技园区、楼宇、众创空间、孵化器等,推进各种形式的科协组织建设。分层次、分类别推进高校科协组织全覆盖,大力建设科研院所科协。支持区科协发挥枢纽作用,服务区域创新发展。坚持“三个一”理念,建设有温度、可信赖,有活力、具实效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增强服务科技创新的组织力。

23.加强开放协同。持续促进科技社团、产业联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跨界联合,强化与中央部委的对接服务,推动构建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良好创新生态。科协融媒体中心强化与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深度合作,拓展与国际科技传播、科技研究机构联系,打造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宣传服务矩阵,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激活创新意识、推动创新实践的社会氛围。

24.推动数字化赋能。建设创新资源数据库,动态收集产业、技术、人才、科技前沿等各方面数据资源,形成以科技创新要素为中心的大数据平台,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基础性工程。强化共享共用集成,通过应用场景驱动提升服务能力,实现数据动态更新。通过一键找专家、一键找组织等全方位精准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资源配置模式。

25.加强指导评价。市科协各级组织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做到科创工作与各项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建立健全创新项目、任务、活动牵引机制,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服务和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对市学会、区科协、基层组织的指导督促,落实年度创新服务任务分解和考核机制,逐步建立定期通报、日常考核与年度评优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制度。

总体规划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