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资讯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利用科普资源
助推“双减”工作措施》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03-29

京教体艺〔2022〕2号,2022年3月29日

各区教委、科委(科信局)、区科协,燕山教委、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科技局,各高等学校,各市属学协会、基金会,科普基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面落实教育部、中国科协《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以及《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的重要决策部署,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市科协制定了本市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措施

一、优质科普资源进校服务

1.科学家精神教育进校园。推动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开发,精选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形成“首都科普科学家精神教育题材库”,为中小学校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提供支撑。各区教委、各中小学校要邀请科技工作者进校园讲述科学家故事和科技创新、科研攻关故事,多形式、多手段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

2.科普专家进校园。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机构等单位遴选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有专业知识背景、科普经验丰富、热心志愿服务的科技工作者,组成“首都科普专家服务团”。由各区教委、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需要,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以自主选聘为学校的科技副校长、科技辅导员、科普专家志愿者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提升学校科技教育水平。

3.科普资源进校园。引导科普基地、科普场所和科普机构,以中小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科学素养,研发科学教育实践课程,形成一批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线上线下“科学教育课程资源包”,作为学生科技社团、科学兴趣小组、学生科学课的资源支撑,丰富“双减”背景下的校内科学教育形式。

4.科普活动进校园。整合科普基地、科普场所和科普机构的活动资源,形成资源平台,通过馆校对接机制,以“一站式、菜单式、模块化、轻型化”的模式,服务中小学校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发挥北京流动科学中心资源优势,加大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科普服务。

二、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5.组织学生进馆科学实践。遴选一批具有开展科学教育能力的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科技园区、动植物园、农业示范园,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科普基地和科普场所,就近服务学生,开展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科学实践活动。鼓励科普基地和科普场所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安排学生专场和家庭亲子科普教育活动,积极吸引学生及家庭参加,并通过家长预约、绿色通道等便捷方式,向中小学生优惠或免费开放。

6.组织学生开展前沿科技教育。积极鼓励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到科技园区和企业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参观科技园区和企业展厅、科研实验室、产品生产线等创新空间,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科技企业最新产品、前沿技术。各科技园区和企业要主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三、加强学校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

7.组织科学教师培训。组织发挥“首都科普专家服务团”的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的优势,支持开展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推进科学类课程教师实训基地建设,聘请科普专家开展教师培训。免费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与学校科学课程相适应的体系化配套课程资源,服务教师提升自身科学素质和科学教育能力。

8.创建科学教师研修基地。推动北京科技教育创新研究院建设,联合开发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资源,开展骨干科学教师培训。依托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计划、英才计划(北京)等项目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服务科学教师参与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科学教育课堂教学资源供给质量,提升科学教师开展课后服务水平。

四、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9.加强工作协调。市教委协同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成立联合工作小组,明确具体责任部门和专门人员,加强日常工作沟通,定期对接双方需求,形成协同推进的长效工作机制。

10.完善保障机制。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所需工作经费,分别纳入各自经费保障。对到校参与课后服务的,补助经费纳入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通过科普经费支持市级科普基地围绕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举办展览展示活动、开发展教品,服务课后科普需求。发挥市教委数字教育平台、市科协数字科协平台作用,推动科普服务数字化建设。

11.健全激励机制。每年表扬宣传一批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成绩突出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定期评选推介科普类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和精品科普课程资源。积极推广典型经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科学普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