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资讯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03-22

京科协发〔2022〕29号,2022 年3 月22 日

各区科协、区教委、区科委(科信局)、区文旅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体育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气象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有关单位,市学会、基金会、基层组织,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推动北京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将《北京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意见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推动首都地区科技、科普、文化、旅游场所的跨界合作、融合发展和开放共享,建立北京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联合体(简称“科文旅联合体”),营造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生态,现就有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标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以推动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手段,充分发挥首都地区科技、科普、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开展“双减”政策下青少年“三个素质”培养,促进首都地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创新文化深入发展,助力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营造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工作机制

(一)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建立“科文旅联合体”发展协调推进机制。成员单位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组成。统筹研究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政策完善,协调解决问题,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长期、全面、深入的合作。各成员单位相关处室指定专人负责联络,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协调推进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牵头统筹推进工作,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负责“科文旅联合体”的具体实施和日常服务工作。

(二)建立“科文旅联合体”

“科文旅联合体”由协调推进机制成员单位和各区相关主管部门、相关领域行业社会组织推荐的北京地区科普教育基地、文化旅游体验基地、文化产业园等组成,包括北京地区的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非遗馆、文化园区,旅游景区、各类公园、红色教育场所、科技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展馆等各类科技、科普、文化、旅游等体验场所。

(三)基本要求

坚持“科技赋能,融合创新,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原则。适用于认同并遵守“科文旅联合体”工作目标及相关制度,自愿以“科文旅联合体”形式开展工作的相关单位。各体验场所均需要按各相关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本行业领域基地的管理办法和规定进行认定和规范管理。

“科文旅联合体”重在构建横向跨界交流平台和融合发展网络,为科技、科普、文化、旅游等场所主管部门提供跨行业发展平台,推动科普场所用文化艺术赋能、文化旅游场所用科技赋能,激发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场所更具生机活力。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资源整合

以“科文旅联合体”建设为载体,充分挖掘和运用科普教育基地、文化旅游体验基地、文化产业园、博物馆、科技馆、旅游景点等科技、科普、文化、旅游场所的资源,形成联动效应、集约效应、品牌效应,发挥“科文旅联合体”协调作用,发挥科技科普文化旅游融合优势,更好地服务基层和社会公众。 

(二)构建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交流平台

围绕共性问题,举办学术会议,开展课题研究,探讨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热点、难点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推动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经验互鉴,促进合作共赢。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区域组织交流合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融入中关村论坛、中国科幻大会国际交流机制,持续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科普、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三)构建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服务平台

推动“双进”服务“双减”的机制和平台建设。以促进“三个素质”提升为目标,推进科技科普文化资源与学校需求的广泛对接,引导科技科普和文化工作者走进“校园”服务,引导青少年走进科普场所开展实践活动,构建青少年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体验实践合作网络。加强校外科技科普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满足青少年科技科普文化教育需要。发挥“三城一区”等科技科普资源优势,推动科技游、创新游、工业游、文化游、研学游。构建双向赋能服务平台,推动科技、科普、文化、旅游之间的相互赋能,推进博物文化产品科技元素的提炼展示、科技赋能博物文化场馆和文化艺术赋能科普场所,激发各主体创新活力,创造更多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成果。

(四)推动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品牌建设

培育和打造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等品牌效应,举办“最受公众欢迎的十大科普和文化旅游场所”推介活动,以品牌建设发展带动融合发展,以旅游体验促进“三个素质”全面提升。紧扣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融入高新科技,打造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新业态,提供主题化、系列化、高品质的特色产品。

(五)推动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社会组织应用型研究,推动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端智库建设,建立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咨询机制,研究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状、趋势,研判国际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方向和国内外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创新动态。推动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模式的研究,探讨研究融合发展资源服务基层。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真正与产业链相匹配。加强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协作机制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平台建设。推动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复合型、创新型、外向型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跨界人才培养,完善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鼓励“科文旅联合体”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六)坚持自主发展和共建共享相结合

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相关要求,促进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自主开展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体验活动,积极参与国家和北京市及“科文旅联合体”组织的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体验、交流、推介活动,在特定节日、纪念日或活动日等对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体验产品研发,路线开发,创新相关机制、路径与方法,在资金供给、服务保障、机制创新、推介推广等方面开展前沿探索,推动跨产业融合创新和创新文化发展,促进营商环境优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推动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定具体部门负责融合发展工作的协调推进,完善工作机制,密切协作配合,解决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按照分工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地实施。

(二)发挥专家作用。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协助编制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组织研究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共性问题,研究总结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经验,协助制定各类标准,组织开展工作评价。

(三)强化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各类交流活动,加强理论研究,以平台、智库、服务等形式为“科文旅联合体”开展活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附件:北京科技科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联合体体验场所基本规范.docx

科学普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